供热行业作为我国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其转型升级已成为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一环。“供热用能低碳转型对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政府从大气污染防治和清洁能源发展的角度对供热行业进行了政策性引导,如散煤治理、煤改电、煤改气等,从环保层面推动了减污降碳的协同。”在日前举办的“中国低碳供热发展路径”研讨会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能源转型项目主任林明彻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双碳”目标持续推进和终端用能电气化趋势不断加强,供热行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机遇。未来产业各方需形成合力,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优化热源结构、加强顶层设计等多DB真人方面努力,共同探索供热行业低碳转型的新模式,为供热行业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
供热行业低碳化是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目前,我国北方城镇地区供热仍以燃煤为主要原料,热电联产、区域锅炉房等大中型集中供热作为主要供热方式。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北方地区采暖季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10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0%左右。
近年来,我国已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供热行业低碳转型,加快供热设施设备节能改造、煤炭减量替代和清洁高效利用。例如,《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提到,因地制宜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支持建筑领域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供热应用,开展火电、工业、核电等余热利用。
2024年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推动余热供暖规模化发展。到2025年底,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面积较2023年增长2000万平方米以上。
2024年8月,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其中提到,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推动“光储直柔”技术应用,发展清洁低碳供暖。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供热行业低碳化发展步伐有望进一步提速。
近年来,产业各方积极开辟空气源、地源热泵等清洁低碳供暖新路径,探索多元化方案。
“供热方式正逐步从通过燃烧供暖向无燃烧方式过渡。热泵供暖就是典型的无燃烧供暖方式,包括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其中,地源热泵比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能效更高,但是前期投资成本略高于空气源热泵。不过,由于地源热源来自地下浅层或中深层,本身的温度就较高,因此,后期运行时比空气源热泵更加节电。从全生命周期来看,作为‘煤改电’的重要方式之一,地源热泵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中国恒有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何天悦表示。
此外,绿色转型趋势下,“太阳能+”采暖、光伏光热热水器等新技术与产品也不断涌现。与此同时,生物质能在供热领域也逐渐发挥出优势,截至2023年底,我国生物质清洁供暖面积超3亿立方米。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秘书长助理王乐乐指出,基于生物质的零碳价值和属性,生物质既可以直接供热也可以通过热电联产的方式进行供暖。“工业园区完全用电能替代实现零碳的难度较大,比如中高温的热替代。但通过生物质从掺烧替代煤炭起步再逐步提升,可以作为实现零碳的重要手段。”
整体来看,多元灵活是供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将有更多创新性新能源供暖技术和设备涌现,进一步推动行业低碳化、智能化、高效化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我国供热低碳转型机遇广阔,但仍面临低碳供热技术应用范围受限、低碳替代技术路径不清晰、配套机制体制不完善等问题,未来需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机制建设。
林明彻表示,从低碳零碳供热角度看,热力系统的低碳转型相对滞后,在顶层设计上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转型目标和路径,在实际项目推进中,需要具体解决不同区域、不同技术遇到的瓶颈和挑战。
另外,供热技术发展需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建筑供暖需求特点,应采取不同的低碳供热路径。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卫权表示,各省的基础设施建设、供热网、建筑结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以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例,这些地区供热时间较短,建设集中供暖管网的经济性较差,所以采用分布式供热是更合适的选择,比如热泵、小型集中式水能蓄热式电锅炉等。”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能源转型高级项目主管黄辉说,应尽快建立包括规划引导、激励约束、监管评估的政策体系。在低碳供热技术应用上,应强调因地制宜、经济适配、多能互补、热电协同等发展思路。比如在北方一些已有集中供暖区,新技术要综合考虑对已有的热源和集中供热管网的耦合利用。在支撑政策方面,应构建以市场机制为主、补贴为辅的激励约束政策。如针对不同技术影响收益的关键因素或环节实施精准补贴,像热泵供热项目的电价优惠、光热供热项目初始投资补贴等。此外,可以参考发电项目,将化石能源供热纳入碳市场,为低碳供热技术提供碳价支撑,给可再生能源供热项目发放绿热证书、申请CCER等。
供热行业作为我国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其转型升级已成为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一环。“供热用能低碳转型对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政府从大气污染防治和清洁能源发展的角度对供热行业进行了政策性引导,如散煤治理、煤改电、煤改气等,从环保层面推动了减污降碳的协同。”在日前举办的“中国低碳供热发展路径”研讨会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能源转型项目主任林明彻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双碳”目标持续推进和终端用能电气化趋势不断加强,供热行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机遇。未来产业各方需形成合力,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优化热源DB真人结构、加强顶层设计等多方面努力,共同探索供热行业低碳转型的新模式DB真人,为供热行业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
供热行业低碳化是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目前,我国北方城镇地区供热仍以燃煤为主要原料,热电联产、区域锅炉房等大中型集中供热作为主要供热方式。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北方地区采暖季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10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0%左右。
近年来,我国已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供热行业低碳转型,加快供热设施设备节能改造、煤炭减量替代和清洁高效利用。例如,《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提到,因地制宜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支持建筑领域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供热应用,开展火电、工业、核电等余热利用。
2024年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推动余热供暖规模化发展。到2025年底,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面积较2023年增长2000万平方米以上。
2024年8月,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其中提到,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推动“光储直柔”技术应用,发展清洁低碳供暖。
在业DB真人内人士看来,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供热行业低碳化发展步伐有望进一步提速。
近年来,产业各方积极开辟空气源、地源热泵等清洁低碳供暖新路径,探索多元化方案。
“供热方式正逐步从通过燃烧供暖向无燃烧方式过渡。热泵供暖就是典型的无燃烧供暖方式,包括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其中,地源热泵比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能效更高,但是前期投资成本略高于空气源热泵。不过,由于地源热源来自地下浅层或中深层,本身的温度就较高,因此,后期运行时比空气源热泵更加节电。从全生命周期来看,作为‘煤改电’的重要方式之一,地源热泵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中国恒有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何天悦表示。
此外,绿色转型趋势下,“太阳能+”采暖、光伏光热热水器等新技术与产品也不断涌现。与此同时,生物质能在供热领域也逐渐发挥出优势,截至2023年底,我国生物质清洁供暖面积超3亿立方米。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秘书长助理王乐乐指出,基于生物质的零碳价值和属性,生物质既可以直接供热也可以通过热电联产的方式进行供暖。“工业园区完全用电能替代实现零碳的难度较大,比如中高温的热替代。但通过生物质从掺烧替代煤炭起步再逐步提升,可以作为实现零碳的重要手段。”
整体来看,多元灵活是供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将有更多创新性新能源供暖技术和设备涌现,进一步推动行业低碳化、智能化、高效化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我国供热低碳转型机遇广阔,但仍面临低碳供热技术应用范围受限、低碳替代技术路径不清晰、配套机制体制不完善等问题,未来需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机制建设。
林明彻表示,从低碳零碳供热角度看,热力系统的低碳转型相对滞后,在顶层设计上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转型目标和路径,在实际项目推进中,需要具体解决不同区域、不同技术遇到的瓶颈和挑战。
另外,供热技术发展需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建筑供暖需求特点,应采取不同的低碳供热路径。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卫权表示,各省的基础设施建设、供热网、建筑结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以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例,这些地区供热时间较短,建设集中供暖管网的经济性较差,所以采用分布式供热是更合适的选择,比如热泵、小型集中式水能蓄热式电锅炉等。”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能源转型高级项目主管黄辉说,应尽快建立包括规划引导DB真人、激励约束、监管评估的政策体系。在低碳供热技术应用上,应强调因地制宜、经济适配、多能互补、热电协同等发展思路。比如在北方一些已有集中供暖区,新技术要综合考虑对已有的热源和集中供热管网的耦合利用。在支撑政策方面,应构建以市场机制为主、补贴为辅的激励约束政策。如针对不同技术影响收益的关键因素或环节实施精准补贴,像热泵供热项目的电价优惠、光热供热项目初始投资补贴等。此外,可以参考发电项目,将化石能源供热纳入碳市场,为低碳供热技术提供碳价支撑,给可再生能源供热项目发放绿热证书、申请CCER等。